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费如梅诞下一女,正在坐月子,柳如是也即将临盆。
此时此刻,柳如是挺着肚子在晒太阳,费如兰拉着袖摆在花园里研墨。
赵瀚提笔写下墨宝,三张匾额的题字:南昌大学、长沙大学、广州大学。
这是明年即将开办的三所大学,礼部(政治兼教育部)已经讨论确认。因为这三个省,是赵瀚最早的地盘,基础教育推广多年,具备兴建大学的生源条件。
至于江苏、浙江、安徽和福建,大臣们商议之后,觉得可以再缓一两年。
主要还是朝堂和民间,因为大学选址问题,已经打出了狗脑子。
浙江那边,文官和士子争论的焦点,是把大学办在杭州还是绍兴。按理说应该办在杭州,但绍兴出的大儒实在太多,此时有分量的官员和士子也多绍兴籍。
如果说浙江还属于正常争议,那安徽和江苏简直让人哭笑不得。
徽商们强烈要求在徽州办大学,不要朝廷出一分钱,他们集资修建大学都行,把学校无偿捐献给国家。桐城等地的士子很多,而且影响力非常大,他们建议把大学办在安庆。还有许多在朝官员,认为大学可以办在庐州。
三股势力,各有渠道,疯狂在赵瀚面前进言。
一直在研究物理的方以智,都不可避免的卷进去,旁敲侧击的建议把大学办在安庆。
至于江苏,徽商和赣商建议创办扬州大学,江南士子一致倡议创办苏州大学。双方互相攻击,一方说扬州充满了铜臭味,一方说苏州乃是妖孽之地。
写完三所大学的御赐校名,赵瀚把墨宝交给女官,拿去礼部那边传回各地。
赵瀚搁下毛笔,好笑道:“办个大学,地方士子便争执不休,他们又怎能齐心合力反对文庙之事?群臣多虑了。”
柳如是说道:“陛下把朱子和阳明公请进文庙,自是有深意的,读书人闹不起来。”
“哈哈,柳君知我。”赵瀚大笑。
明朝读书人,不管承认与否,都是朱熹的徒子徒孙。王阳明的心学传人,也在江南数不胜数。
把这二人列为文庙七十二贤,瞬间就将天下士子分化,必然获得大量的支持者。
赵瀚保留了孔孟,甚至保留了颜曾,至于孔子的其他门徒,跟当今读书人有啥关系?你在街上随便找个前朝秀才,让他背诵孔门七十二贤的名字,他能背出一半来就算是博学之才。
相反,朱熹和王阳明大名鼎鼎,门徒拥趸遍布天下,这些人都是赵瀚政策的潜在支持者。
即便赵瀚用膝盖思考,都能料到舆论走向,官民争论的焦点,必将从是否更改文庙祀位,转变成究竟该更换哪些贤哲。
短短几天时间,已经有官员递上第一批名单。
除了赵瀚所说的那几个,有人还建议增加司马光、包拯、于谦、海瑞、张居正等等。
至于王安石,一直到清末都评价不高,就算有人出言赞颂,也只是夸奖王安石的私德高尚。
对王安石的全面认可,是在民国开始大流行的。
老蒋甚至自比王安石,还让全国进行大讨论。当时各级政府官员,都要召开相关研讨会,请来知名学者搞“王安石变法讲座”,大小官员必须写文章,把王安石变法跟老蒋改革结合论述。
老蒋一辈子推崇三人,即:王安石、王阳明和曾国藩。
可惜,他只活成了曾国藩,在日记方面尤其的一脉相承。
清末和民国的名人日记,很多都属于理学遗毒。
在文字狱的加持下,满清彻底阉割理学,理学思想已然全面倒退。
读书人主动剥除理学的务实内容,又特别吸收心学的空谈虚妄,读书人纷纷追求“修身悟道”。他们一边贪赃枉法,一边以道学家自居,喜欢写日记彼此交流修身心得。有官员为了表现自己坦诚,甚至在日记里记述:昨夜与老妻敦伦一次。
这种日记,大公无私,道貌岸然,都是专门写来给别人看的。
日记里的曾国藩是圣人,现实中的曾国藩……呵呵。
在赵瀚这里,没有文字狱,反而鼓励百家争鸣,如今已诞生诸多学派。
其中,庐陵派、金陵派、含珠派,被统称为“大同学派”。
庐陵县之前一直是赵瀚的统治核心,铅山含珠书院又是赵瀚曾经读书的地方,这两地迅速风行大同理论学说。南京又是首都之地,大同理论也极为强势。
病弱小美人陷入无限修罗场由作者徒手吃草莓创作连载作品该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919言情小说免费提供病弱小美人陷入无限修罗场全文无弹窗的纯文字在线阅读。...
杨殿城穿越到夏朝的农村,穷得没饭吃,还欠下巨债,简直天崩的开局。生为草根,不屈不挠,杨殿城改造武器,发明东西,写教材,建学校,改变落后的科技,赚钱赚到手抽筋。明明一手烂牌,却打出王炸的气势,让内忧外患的夏朝强势崛起,威服四邻,万方来朝。自己意外得到绝色皇后的青睐,是认怂逃避,还是让她跪下唱征服?站在人生十字路口,杨殿城不知该何去何从...
张小芳穿书了。书中男主是下乡的知青,年轻水嫩,盘亮条顺,馋的村支书的闺女敲晕扛回家。男主抵死不从,村支书一家威胁他什么时候跟自家闺女有了娃,什么时候放他回城。三年抱俩,村支书一家又用孩子威胁他。怕他...
这是一个个后悔的长歪了的孩子重生后成为根正苗红好孩子的故事。009是十佳好孩子系统,它穿梭时空,以坏孩子们付出双倍惩罚的代价,给予他们后悔重生的机会去弥补他们曾经亏欠的人,于是一个个原本在众人看...
...